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,到户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,在户外尤其是树下、草地里活动时很可能会遇到“夺命虫”——蜱虫。
什么是蜱虫?蜱虫又名草爬子、壁虱、狗憋、牛憋子等。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,树林中。它们喜欢把头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。除了叮咬人,还叮咬狗,牛,羊等动物。蜱虫吸血时间可以长达数天。不吸血时,蜱虫个头如绿豆大小,吸饱血后的蜱虫,则要比吸血前的个头儿胀大几倍甚至几十倍。
蜱虫为什么被称作“夺命虫”?
每年春夏季节,都是蜱虫咬伤的高发期。被蜱虫咬后主要症状为咬伤部位痛痒、红肿,可伴发热、全身不适、头痛、乏力、肌肉酸痛,以及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厌食、精神萎靡等。严重可伴有心、肝、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,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。
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,发热伴白细胞、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,故蜱虫也有着“夺命虫”的别称。2010年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此症候群命名为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。
被蜱虫咬了怎么办?
疾控君在这里提醒大家: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,钻入皮肤,不要生拉硬拽、强行拔除,否则其头部很容易留在人体内引起发炎和瘙痒,感染病菌;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。可用酒精、松节油等涂抹,使虫头部放松死亡,再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,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。如出现发热、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,要及时就诊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如何预防蜱虫咬伤?
春夏季节,正是人们外出游玩的旺季。野外游玩时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。如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,要戴上帽子,穿长袖衣衫,扎紧腰带、袖口、裤腿,颈部系上毛巾。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。外出归来时及时洗澡更衣,防止把蜱虫带回家。
图:不同时期的蜱虫